公司有一些認識多年像朋友般的老客戶,會遠從中南部或東部上來鑑定,一趟路來有些人是專程預約鑑定後馬上回家;也有些人會順便來台北走走逛逛,吃些美食再採買後回家;像這回的廖先生,則是順道探望兩位在台北念書的兒子,畢竟多讓兒子熟悉爸爸的事務,也可為將來接班鋪路。廖先生是在花蓮經營珠寶,過去觀光客多時,最常送來鑑定的珠寶就以台灣藍寶與珊瑚為主,但最近陸客少了,還是多少會賣一些翡翠,也順便受朋友委託代鑑二件物件。
廖先生依約準時前來,同事很親切的向廖先生問候:「早安!又上來台北看兒子啦!」
「對啊!昨天下午才到,還跟兒子一起吃了飯。」
廖先生露出慈父般的滿足笑容,邊說邊從分裝好的袋子掏出物件給我們:「我自己要鑑定的部分有三件,另外這兩件是朋友委託我順便來驗驗看的!」
「好的,沒問題!您休息一下!」
鑑定同屬性的寶石時,每個測試分析流程可以連續執行,對於鑑定師來說還可節省一些時間。在常規鑑定與光學儀器分析後,我們確認這五件翡翠中,廖先生自己的三件翡翠為天然A貨翡翠,但受他委託帶來的另兩件翡翠卻是灌膠B貨。廖先生不僅是生意人,過去也常藉著鑑定的機會來詢問一些有關鑑定角度的問題,我知道他是求知型的客戶,因此有時後會傳遞給他一些新的鑑定訊息。
「廖先生,您自己的這三件翡翠沒問題,不過您幫朋友拿來的這兩件是B貨。」我們向廖先生提出大家比較熟悉的光譜角度,從紅外光譜與拉曼光譜均可測得膠的反應,除此之外也透過DiamondView(鑽石高能量紫外螢光結構觀察儀)呈現的影像說明給廖先生看:「圖像內藍色蜘蛛網線條的部分就是灌膠到翡翠內部的結構。」
「現在透過這張圖像跟您說明注膠後的翡翠結構,應該會更加明瞭!」
今之鑑定必須佐以不同的儀器
在光學儀器導入寶石鑑定領域之前,以傳統鑑定與結構觀察來判斷是否為B貨灌膠翡翠,對於處理技術較佳的B貨翡翠確有其難度。由於人工處理技術隨著科技演進也隨之提升,傳統的灌膠處理需要強酸洗去翡翠內的雜質、並藉由酸洗後的縫隙填入人工樹脂,因此早期的翡翠鑑定若發現其結構已遭酸洗破壞,便會進一步去觀察是否有灌膠處理。從早年至今,筆者偶爾仍會見到翡翠經灌膠後的殘留,有些存在於縫隙、有些則在洞口凹陷處,這些經由不同材質人工樹脂注入翡翠的作法,隨著時間、設備、技術改變,對於鑑定上的挑戰也不同。因此,藉由光學儀器在寶石鑑定上確實可以做出一些貢獻。
紅外光譜應用在翡翠灌膠的鑑定,是目前最廣為普遍採用的作法,當然隨著科技進步,拉曼光譜也可以提出相關佐證。而光學儀器的發展與應用範圍廣度的增加,用來鑑定寶石處理的角度也日漸多元。本文案例即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角度,對於翡翠的灌膠B貨處理在DiamondView的應用,也提出了新的參考方向。早期DiamondView是為了針對合成鑽石而研發,後來發現它的光學原理很適合作為其它寶石的結構觀察,應用在翡翠上也是值得注意的角度。
從廖先生被委託送來鑑定的兩件翡翠中,我們使用DiamondView來呈現出填膠後的翡翠B貨結構。該物件重量與尺寸分別約為4.91ct/19.64x11.78x2.62mm與0.32ct/7.77x5.91x0.95mm、皆為綠色半透明的扁平翡翠片,常規測試結果包括得到1.66(spot)折射率與3.34比重,證實為硬玉;分光性得到無染色處理的630nm、655nm、691nm天然綠色吸收光譜。從紅外光譜的3061, 3037, 2965, 2925, 2874與拉曼光譜的638, 1112, 1608, 3066 cm-1證實為灌膠B貨翡翠,在傳統螢光燈下的長波與短波均無反應。
而從顯微鏡放大觀察結構發現,該物件呈現出酸處理後的粗糙表面,並且在放大倍率下可看到蜘蛛網般的龜裂結構。筆者將此物件透過DiamondView觀察,當使用UV Light時可以清楚顯示出膠殘留狀況,再從畫面上所呈現出的藍色蜘蛛網結構中,可見到如血管般的縫隙膠殘留的狀態;相對的,有些翡翠的臘殘留在紅外光譜掃描下的結果,若無較多的鑑定經驗來分析,確實會誤判成是灌膠處理的B貨翡翠,但若透過DiamondView所呈現的圖像來觀察,可見表面些微的臘殘留,實有異於內部整體酸處理的B貨結構。
影像化科技讓客戶更加瞭解
翡翠灌膠B貨在過去通常只能用光譜圖的型態呈現,透過吸收或反射光譜來解釋特定材質,這種角度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比較抽象冰冷,倘若透過高能量短波紫外螢光觀察儀(DiamondView)將翡翠結構圖像化,不但使得鑑定翡翠上多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,同時也讓對翡翠有興趣的人可以實際“看到”膠的存在,當然這僅是其中的一個案例,未必適用於每一樣翡翠或其它寶石,畢竟對於許多客戶來說,聽到灌膠處理的B貨翡翠只是得到一個結果,而內部結構的狀況是完全一概不解、也無從想像,如今透過 DiamondView所呈現的影像,向客戶解釋分析也更加透明化、更具體可見。